從林氏好遺世文物中探討她與鄭有忠管弦樂團的事業合作

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吳玲宜 撰

  鄭有忠與林氏好他們在1930年代有很多合作的關係,這十年從演出、成立音樂研究室、講習會、連日本留學的時間也是重疊,在日本也常常有交流。本文以林氏好百件的文物資料切入,由唱片錄音、書信、節目單、手抄譜、報紙報導探究鄭有忠管弦樂團與林氏好音樂事業合作,也更了解當時台灣樂壇如何從無到有的情況,前輩們努力奉獻的成果,其中有幾份資料:一條慎三郎、富田嘉明信件及1934年10月4、5日在台灣新民報李志傳的樂評可看出鄭有忠與林氏好演出狀況,其中在臺三十五年音樂教師一條慎三郎,其信件第一次公開最為珍貴。

  1930-1940年代鄭有忠管弦樂團與林氏好音樂合作關係,讓管弦樂團的雛形越來越有規模,演奏的曲目讓樂團的基礎更加深厚。可惜的是因為戰爭的關係,終止了兩人合作的關係,林氏好之後因為女兒在日本學了舞蹈,就往「寶塚歌劇團」那樣的形式發展,雖然光復後也有不少的音樂會演出,林氏好的歌唱生涯,只能用鋼琴伴奏的方式展現,鄭有忠樂團仍舊留在南部發展。雖然臺灣省警備司令部交響樂團成立的時候,找了很多鄭有忠樂團的人才參與。但是因為北部太遠,一年後他們又回到南部去發展,林氏好由日本到滿洲才得以回鄉,便根留在北部,歌舞研習所設在在北投。二合作關係終止。鄭有忠管弦樂團從1930年代的七、八人擴增到二十人的編制,光復後不斷的發展,早期的弦樂學生都是由這個樂團出來,一直到1960年代約六十人的中型編制算是台灣的創舉!可惜鄭有忠的後代無人習樂,在鄭有忠過世後樂團就正式解散。他們兩人在一九三零年代的合作關係留下了台灣音樂史早期的一段重要的軌跡,因為後人都忽略了這一段的歷史,也漸漸的將這些資料忽略了,今天在重建台灣史的過程中,必須深入研究,不斷的發掘出來討論,才不會辜負了前人的這段努力的痕跡。

照片:林氏好的孫子林章峰提供